张瑞云 2019-03-14 13:00:24
据统计,2018年我国博物馆观展人数超过10亿人次,艺术教育升温,观展需求飙升,但纵观中国展览行业,无论体量还是技术都尚在起始阶段。
国人何时能像去影院看电影一样,把看展览也当成日常生活的消费常态?
3月10日,在上海知名的上海油罐艺术中心,风语筑董事长李晖宣布了“上海要看文化创意有限公司”的成立。作为风语筑全资控股的子公司,“要看文创”即将交出第一份成绩单——将全程参与由上海油罐艺术中心主办的teamLab艺术展,这样的高起点,也向外界输送了一种信号,“要看文创”要把事情做大。
“打造中国商业展览院线第一品牌”,李晖及其团队在发布会上多次强调了“要看文创”的战略雄心。
“要看文创”的成立对行业会有什么影响?“展览院线”又是什么概念?
中国证券报《金牛企业家》特邀风语筑(603466.SH)董事长李晖,为您讲述“文创展览”那些事。
风语筑李晖:打造“中国商业展览院线”第一品牌
(以下为采访实录)
成立“要看文创”的初心是什么?
初心,如果我往大里讲,两个字——责任。因为你也知道,其实中国的精神层面的消费的方式生活方式很少,主要是大家知道看电影,唱卡拉OK、看书对吧?其实看展览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,所以我觉得我们有责任为中国的百姓提供一种这种生活方式!
“要看文创”这个名字是谁起的?
这个是花絮,这个是我起的。因为我喜欢起名字,但是这个名字确实很很难,因为很多是重名的,名字真的很难起。
所以我记得为了这个事情,我有三天晚上都没睡好觉,就是为了想这个名字,想出来一点,十几个都被否定掉,因为都会重名,最后发现越简单的词其实越好。
您对目前展览行业的市场前景是如何评价的?
有个数据,去年我国博物馆观展人数超过10亿人次,只是他们的10亿没有转化成商业。因为很多博物馆都是免费的对吧?还不是商业收费增长,所以没有形成这个院线,我们希望能够借鉴电影院线的方法,形成展览院线,能形成收费的模式。
然后形成每个人的有固定复购行为的消费,就电影院看几场展览,一年看几场,这样的话人群变多之后市场会起来的。
您对现在的文创展览市场行业有什么想法?
可以这样讲,比如说现在如果有人跟我讲,叫我去投资文化行业,比如去拍电影,你说我会去吗?拍电影风险很大,因为它是个红海。很多人都知道拍电影,拍出来可能好的会很好,比如有几十亿收入,但还是红海。但是我们展览行业都没人去弄,但是其实是蓝海。所以这个是有利有弊,我们其实是相当于在前期布局,爆发期肯定不在现在,但未来的爆发一定会到来。
这一点其实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,日本茑屋书店的例子,它书店这么小,但是它布局早,现在是日本最大的一个文化企业,它已经涉及到金融了,不仅仅是卖书了,它已经在卖卡了。
“要看文创”的成立对风语筑、对社会、还有对整个行业会有什么影响?
当然了,因为风雨路之前的业务布局,只要to G和to B我们总觉得缺了条腿, 我不知道你后面会不会问到,其实我还有更大的野心在后面,因为我们风语筑都在追求技术进步,就科技给数字科技给展示行业带来进步,我们一直在追求这个事情,我们不想做传统的展示。
但这里个问题,人工智能它需要什么?需要大数据。大数据哪里来,我们又没有。那就需要类似像猫眼,对吧?他看电影就有大数据。因为它的观众的人群是有登记的记录的。
如果说我们是做到C端之后,未来大数据可能会存在,这群大数据也是一种精准人群的大数据。
你想想看,能去看展览的人,一般来说都还比较其高端,对吧?有文化、有层次、有经济条件的有精神追求的,对吧?这个就是精准的C端。
所以我们希望把握住中国这个人群,而且不仅仅限于上海,是全国范围内的。其实我觉得只要抓准全国范围,这个人群还是很庞大的。未来大数据有的话,再跟我们的展示技术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结合,就可以产生更多的叫做商业可能性。
接下来要看文创会怎么实现“随时随地看展览”的这种目标?
我们一个口号叫生下来就是富二代。
要看文创是风雨筑的全资子公司,是富二代,富二代怎么做?就应该高度比较高,要高举高打,所以我们还是希望通过大IP,迅速在短时间内制造影响力。
就像就像接下来要办的在油罐的teamLab,在广州展览,我们都希望引进这种大IP,包括之后的像漫威,还有各种这种厉害的展。
当然我们现在类似电影行业,当初就直接从好莱坞直接买大片过来,先告诉你电影好看,你买票看电影,未来我们在拍国产片给你看。讲一步一步一步的。
现在最主要的工作是先要教育受众,培养人群叫观展人群,这是我目前当时要做的事情,所以我们目标第一个要迅速引进大的IP,要炒火IP。
第二个就是要迅速要办多场次。场地哪来,所以我们必须要谈更多场地,而且还不能太重。但如果你的IP够强的话,条件是可以谈的,场地可能很多都是跟你合作方式,就比较容易运营。所以我们一手要有场地,一手有IP资源,加在一起变多,更多的展览形成更多的受众,把就像这个行业把它炒火了才行。
在您的展览院线的引导之下,那么要看文创在未来的发展计划是什么?
第一步首先是要做影响力,第二步就是场地要更多人群他是一个同步的。一步一步可能我们标先把北上广搞定,然后省会城市搞定,再把二线省会城市搞定,然后三线,这样一步一步的,整个是一个蔓延的过程。
第一步会不会有点艰难?
没有,我们具体已经做了,你看第一场就是3月20号就是teamLab在上海的油罐中心的开幕展,是我们投资和参与运营的。
是向社会公开免费的吗?还是要收费的?
收费的。你打开手机猫眼、摩天轮全部都有。
4月份在广州我们又会办一场teamLab的广州大展示,是teamLab在中国的目前最大的一次展览,之后可能还有其他的像漫威的展览,还有其他的展览,我们都在引进中。我们就希望通过引进这种国外知名的大展,来唤醒中国的观展人群。